明後天的場次還有票,大推有空的朋友,體驗一下。 簡單的舞台,三位演員分飾所有角色,面具之外是細膩、富有互動的肢體語言,幽默又哀傷。 演後座談裡,演員提到,阿茲海默症原本只是用來講述老夫妻情感的一個元素,卻在集團創作的劇本裡,在許多即興演出的抽取中,阿茲海默長成另一個主角。 於是往時愛情的美好,對比阿茲海默在生活中造成的種種改變--失憶、失智--衝擊性極大,讓觀者翻騰著自己。 據說,二年半來,這個年輕劇團的第一齣戲,已經巡演18個國家,今天是第161場,平均每週至少演出一次。長時間的重複演出,不顯疲態,我想每一場觀眾反饋的能量也是很重要的。 作為一名觀眾,很幸福地感知久違的、簡單卻深刻、劇場的感動。 摘自@台北藝術節簡介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Content/FilmContent.aspx?id=5298&BillID=382 「妳才剛滿八十二歲。雖然妳的身高縮了六公分,體重瘦到只有四十五公斤,妳還是如此美麗、優雅、充滿魅力。至今我們已經一起度過五十八個年頭,我對妳的愛意卻是有增無減。最近,我又重新愛上了妳,我再次感覺到內心之中,有一種惱人的空虛,只有在妳的身體貼近我的時候,這種空虛才能夠被填滿。為了體會當中的深意,我必須把我們的愛情故事拼湊起來。正是這段感情,才讓我們得以成為自己,得以繼續苟延殘喘,得以為彼此而活。此刻我寫信給妳,是為了瞭解我經歷了怎樣的人生,而我們相依為命的日子又有著怎樣的意義。」──法國哲學家 安德列.高茲(Andre Gorz)《最後一封情書》 「短短一小時的演出,創意十足,既悲傷又幽默,令人熱淚盈眶。」 ──《紐約劇場》線上雜誌 2011伯明翰歐洲戲劇節 最佳觀眾票選獎與最佳編劇獎 2011哈瓦那國際戲劇節 最佳外國演出獎 只有被人遺忘才是真正的失去。無論美好或痛苦,記憶像拼圖,拼湊出如今的自我,阿茲海默症卻剝奪了人們對記憶的選擇權。當熟悉摯愛變得陌生,該如何面對;沒了回憶,該怎麼想念。其實,真愛沒有離去,只是迷失在回憶的旅途上。 牆面照片訴說著往事,打字機的「嗒!嗒!」聲與大提琴弦音在小房間裡縈繞不止,這些曾經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