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2的文章

有朋自遠方來!

大陸友人來訪,帶她喫了南川麵館,並到Rufous坐坐。仿若走入時光隧道,我們都還是大學生的暑假,天南地北地聊著,聊感情、聊生活。朋友算是所謂的富二代,但卻極有理想主義的懷抱,現實中遂有不少磕碰。談大江南北她所認識的江湖中人,也談社會企業的實踐。縱是玄談,但聊著聊著對生命生活的火花,暢快。 正好下午聽了趨勢科技老闆娘陳怡蓁( 報導 )的演講,離開創業17年、年營收十億美金的跨國(transnational)企業,她自封文化長,仍想回到原本中文系專業的文化藝術領域,加上作過人資,也兼職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 董事長 。今天她分享了車庫創業的風雨,她和念哲學的妹妹如何在商場中靈活轉型,如今妹妹正是趨勢的CEO;最後轉回心理分析,仍舊回歸到「安身立命」,對人生意義的追尋——怎樣把 job 變成 career。 總之,都是自己正在摸索介入社會位置的思考。飽滿而有點激動的一天。

[轉。] African Social Networks Thrive in a Mobile Culture

這篇文章提到目前非洲社群網路的發展情形,特別非洲有著特殊的文化與社會經濟背景,加上不同年齡層使用手機/臉書所形成的不同社群型態,於是非洲的網路工作者根據這樣特殊的脈絡去切入,逐漸發展出符合非洲自身需要的社群與跨智慧/功能性手機的app應用,自成一股獨特勢力。非洲由於貧富差距極大、自然的與人為的災害不少,2008年時,肯亞的一群公民記者,發起了 Ushahidi 的開放自由軟體( open-source software ),這套以web 2.0精神為基礎的通報(事件)平台,結合LBS和諸多強大的社群網站外掛,搭配手機SMS與官方app的公眾表列式站台蒐集,以及便於輸出資料的各種API,成為許多國家公益用的災難或社群經營的通報系統。期待未來,非洲的眾多人口與面對苦難的智慧,所長出的網路樣貌阿。 African Social Networks Thrive in a Mobile Culture New and fast-growing mobile social networks could challenge Facebook's growth on the continent. Thursday, April 19, 2012 @technology review, published by MIT By David Talbot When young maize crops began failing in parts of Kenya earlier this month, the bad news—as well as information about where farmers could get seeds for other crops—spread on many Internet sites, including Facebook, which has 38 million users in Africa. But it was a mobile platform called iCow —which allows 11,000 farmers and other members to receive livestock-management and other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that

[觀點] 在瘋狂裡,直挺挺的撐著待下去:行為藝術家謝德慶 | [POTS]

圖片
讀這篇報導,有很多思緒——想起「生命在他方」,美好的虛無總在鏡射另一面之不存在與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生命生活的本質;想起佛家與現代主義的虛無;想起有、無烏托邦的投射……。關於生命與時間之中,人所存在的意義,謝德慶以身現實踐虛無的方式,單一而深刻的呈現,迫使觀者在如許震撼中,不得不去參與、面對,每個人切身相關的人生觀議題。於是激烈的虛無主義行動裡,反倒激起對生命另一層次並不偏廢、安靜的思考之所需——無用之用遂為剛強。 在瘋狂裡,直挺挺的撐著待下去:行為藝術家謝德慶 | [POTS]   文/陳佳汝 2012-03-29 23:58 這是一個既緩慢又艱澀的寓言故事。 謝德慶,這個自1980年代時即在紐約藝術圈常見的名字,代表著自我生命的極限挑戰,也是一個不可解的謎題。他以生命的不斷試鍊來探索存在主義的真義,從1973年,他在溫州街發表的第一個行為藝術作品《跳》開始,到1986年的《一年行為表演》結束,是他最為巔峰的創作時期, 他以各種別人看似怪誕的自虐行為,來見證生命與時間、空間本質性的矛盾與錯蹤複雜 。爾後,1986年,他發表聲明:「我就只是活著」,長達13年的時間,他創作作品,但不發表,這是他的「消失」。如同他生命中不可見的隱晦基調,他以極為激烈又極為低調的方式來創作,件件如謎般的作品卻如同史詩般震撼著世人。這位備受歐美當代藝術界推崇的藝術家,已經被視為一個傳奇。在2009年,美國兩大重量級美術館分別展出他的作品,一為紐約現代美術館,另一為古根漢美術館,他的行為藝術作品已經收入西方藝術史的脈絡發展中,英國學者與藝評家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Adrian Heathfield)與謝德慶經過長時間的相處訪談,出版了《現在之外─謝德慶生命作品》一書,成為探討其作品最為完整和重要的著作,中文本由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所長,龔卓軍教授所翻譯。2012年三月,台北市立美術館策畫邀請謝德慶分享他的創作,這也是他37年後返台,第一次的公開座談活動。亞德里安說:「謝德慶的時代終於來臨了!」但我想說,他的時代早在三十年前就來臨了,是我們走得太慢。當他在紐約做第一個作品《籠子》時,已經引起歐美藝術界的震驚。然而在那個80年代保守的台灣環境裡,卻飽受批評。一些評論說他是嘩眾取寵、神經病、該看醫生。諷刺地是,台灣的藝術界總是要等到西方的肯定後,我們才又急急忙忙地為大

[LGBT] 曖妹(Circumstance, 2011)

請見 queer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