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第十五天(網頁工作╱個人心得小結)

焦慮只有靠行動才能化解疏導,即便行動自有它複雜的形貌與意義。現實/社會永遠不如想像中工整,只能在每個拉長的、瑣碎的、易於消磨耐性的時間細節裡,去想像與寬容,一步步改進。我們永遠無能知道自己幫忙種下的會萌出怎樣的芽,只能盡力而為、求諸己心罷了。



批踢踢的救災團隊已於昨晚正式總辭,自此回歸資訊流通平台,除了原先物資團購收尾外,不再主動徵集人力物資。網頁版與 bbs 的臨時版,也暫定運行至九月初開學後,告一段落。

目前網頁版的定位也在轉移,雖仍有訊息更新,但急迫性降低許多;慢慢轉往紀錄鄉民活動的角色(新增鄉民志工經驗分享影像紀錄連結英文介面)。當初主要的動機是:
台灣太多兩個並行、互不瞭解的世界了。希望網頁版能減少 bbs 和 web 間的隔閡,與其不知道鄉民們的熱烈是什麼,何不共享資訊資源、也增進一份瞭解、相互支援,加強網路社群間的聯繫。當然,留下紀錄可供檢討、以備不時之需,未來若有急災,不管物資動員或網頁宣傳的橋樑架設、訊息傳播,希望能更快速、減少失誤。

就像賈樟柯提過的,行動可以獨立、有個性、甚至邊緣皆無妨,但發聲位置得自己主動爭取、積極宣傳,嘗試成為主流裡的一支。



個人主體性和組織的相互嵌入。以前這部份被傷害太深、以致畏懼,畢竟個體的磨合成長需要時間,但組織行動往往急迫。要學著尊重並相信個體性,管理者只要給點提示原則和方向,讓他們各自發展、摸索出自己的方法與下判斷的空間,長期來看反而更有效率、更具積極。

所謂「管理者」只是協調、釐清脈絡的協助者,各自的意見都是平等寶貴的、用以塞住更多漏洞,而協作的美好也在於各自個性、方法的優點與相互提醒,還有不同人的組合中,包容力量的產生。




那天在推特上看到一句話:善心活動是一時的,社會改革才是長久的。批踢踢作為即時組織的行動力很強,但肯定 支撐不久、也不該長久。後續本來政府就應該做更積極協調、調派民間與官方資源的角色,資訊傳播僅有助減少焦慮,但第一線實際的安置、反饋、傾聽與更全面資 訊的整合匯報,才最實在。

我一直覺得,任何(民間)組織成型時都有蜜月期,但時間越長,人力、財務、理念等,定會出現問題耗損。 面對公部門這穩定的龐然大物,除了從外部反抗、督促前進外,內部可能的變革也需要嘗試。當然,民間組織可能不長久,但野草的生命力卻無庸置疑,或許那種熱 情熱力才更重要吧,源頭。

順道提一下,不曉得多少人使用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之餘,有讀一下背景故事的?這個以民間部落客組成,主張虛實並進、減少數位落差(胖卡計畫)的NGO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為骨幹、同時逐步獲得官方信任而進駐的模式,成功運用了社群網站所構築訊息網的強大,發 揮了 web 2.0資訊回報、自我矯正(查證)和散播的力量:一方面在 plurk(最多台灣使用者)和 twitter (最多世界各地的使用者),利用關鍵字和 hashtag 的搜尋,挖掘出第一手各地消息與需要;同時也轉陳官方的應變措施,借助使用者轉噗和 retweet,達成快速的訊息傳播。這回算是網路社群與政府實體間,在訊息傳播與改革互動上的里程碑,當然,如果真能納為政府本身資訊傳播體制上實際的變革與反省,更好!

也因為這兩個禮拜的持續過濾資訊,被迫面對許多社會的虛浮。各 處謾罵的文字,已然超過負荷。有沒有可能,多帶給別人一點力量,不論是反省或行動的,別再讓未經消化的情緒像病毒一樣,肆意侵蝕生活?結果一陣熱病過去, 我們仍是未經改變的共同體。當然,災民心中的悲痛與隨之反應出來的各種激動情緒或行動,都能理解,要他們短時間內復原,是一種殘忍;但我們的所作所為應該 更有建設性,而非一起遠離生活。

這意思不是要大家放棄輿論的力量,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失去焦點,記得該破壞的和創造的。很深的感觸是:唯有更加強專業或相關知識,不論進入任何一種形式的體制,才能負責任的做好事情。



「捐物資」和「當志工」都是一種雙向對話,需求和給予是平等相接待的雙方,任何一廂情願都將是傷害。熱心熱情很重要,但冷靜理性更是確保事情做得周整無虞的先決條件,重建還有漫漫長路,好好準備自己,不管是知識、經驗的吸取,面對各種狀況的調整、消化,環環相扣。

時間是考驗者,但願我們能在其中越積越厚、而不是被消磨。用世故來保護、成就純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有感

[轉。] 魔羯是12星座中名字最抽象的。

[LGBT] 莫里斯的情人(Maurice, 1987)與近時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