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經濟殺手的告白3:不願面對的金融真相
經濟殺手的告白3:不願面對的金融真相
Hoodwinked: An Economic Hit Man Reveals Why the World Financial Markets Imploded--and What We Need to Do to Remake Them
作者:約翰.柏金斯(John Perkins)
譯者:黃中憲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年:2010
頁數: 272
ISBN: 9789571351957
想成為世界公民的我們,無法理解那些最終總是在踐踏與奴役窮人的騙局。我們如何理解所謂的全球化並不致力於創造世界公民,而只創造消費者?全球化致力於打造的並非全球社會,只是全球市場。──科雷亞(Rafael Vicente Correa Delgado, 1963-)(頁84)
首先,這不是一本反對資本主義的書,卻要我們正視所謂掠奪性資本主義──如同癌細胞、將資本主義不正常增生的變種,以加速資源耗損與個人利益追求的無盡狂熱為特色。John Perkins 並不反對商業,事實上,資本主義發展了近三百年,人類的經濟行為模式無法一夕推翻,但在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中,卻多次出現經濟蕭條或崩潰的大規模危機,2007年的金融海嘯,冰島與愛爾蘭相繼宣布國家破產,這些只是最近較為鮮明的記憶。因此,作者主張可被修正、應往正常模式、適度發展的資本主義道路,人類的商業模式並不必然與環境、朝向永續、和平、公正的理念相抵觸。此書分成兩大部分,前半段為現狀問題的揭露,後半段則提出我們能參與其中的解決辦法。
作者以 凱因斯 vs 傅利曼 兩位學者為代表的經濟形式,展開討論。
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的學說反對毫無限制、避免人為干預的自由市場,主張政府應扮演經濟舵手的角色,採取積極作為,透過財政與貨幣政策,對抗景氣衰退與經濟蕭條;以法令管制企業,來保障、維護平民的基本權利。他的學說成為1920 至 1930 年代世界性經濟蕭條時期的有效對策,並構築起 1950 至 1960 年代許多資本主義社會繁榮期的政策思維。
傅利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則主張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他的代表作《資本主義與自由》(1962),提倡政府的最小化,反對政府干預、讓市場自由運作。他的理論對 1980 年代的美國雷根總統,及往後延續至今的諸多經濟、貨幣政策,有極大影響。書中列舉了許多老羅斯福與雷根的執政實例,相互對照。
以美國來說,由於政府的經濟政策從凱因斯轉往傅利曼,行至今日,高舉自由市場的大纛,解除對基本民生與人權的經濟保護措施,削弱了保護公共利益的組織和法律,造成下列現象(頁215-216):
由於自由市場的放任競爭,企業以追求最高利潤為目標,在殘酷競爭的邏輯下,遂造成強盜資本家─不受監督的執行長。這群金字塔頂端的少數人,擁有近乎無限的權力、百萬甚至千萬美金年薪,同時以掃除阻止公司獲利的一切障礙為使命,往往並不顧及企業長遠的發展,亦不兼顧員工的福祉與生活。換言之,所有行動以期限內獲利最大化為目標,以業績、企業自身的快速成長、膨脹為考量,遂不顧其他同行或社會、自然環境,亦無視於員工作為人所活的生存照護。但事實上,這些他們為自身利潤而製造出的苦痛與外部成本,卻一逕轉嫁給當地的社會與後代子孫。
作者以現代企業慣常的併購手段為例,提到:「J. P. 摩根開創了一條今日許多億萬富翁遵循的路線──併購、合併的路線。而併購、合併這類交易,讓主導它們的人聚斂錢財,卻使競爭者、員工和當地經濟遭殃。這些交易使某些人得以掌控資源和市場;爬上財團最高層的執行長有能力左右政府官員、媒體,以及購買趨勢。這些交易是紙上交易──在董事會會議室、律師事務所和投資銀行裡敲定──因此鮮少生出有形的商品或服務。而眾所周知的,紙上交易在最近幾十年已扮演越來越吃重的角色。它們是掠奪性資本主義的主要成分,而這種資本主義已造成我們經濟崩潰。」(頁89)
當有形生產被紙上交易所取代,當經濟構築在金融機構所不斷產出的各式金融衍生商品、眼花撩亂的紙上投資,卻欠缺政府適度的介入,以及對投資行為的法律管束,於是造成 2007年以美國為首帶來的金融海嘯,以及最近冰島、愛爾蘭在一陣表面華麗、熱絡的爆炸性投資榮景之後,國家宣布破產,許多城鎮成為氣色蕭索的鬼城。諷刺的是,金融海嘯讓許多人一生的辛苦積蓄化為烏有,卻仍讓造成巨大虧損、甚至是騙局主導人的執行長或高階主管,坐擁數億台幣的薪水和紅利。
而掠奪性資本主義,一方面在國家內造成貧富差距的急遽擴大,另一方面,金權集團滲透國家政策,成為對外經濟與軍事的謀劃者──經濟暗殺和政治暗殺結合。坐擁龐大資源和金錢的企業集團,組成政治遊說團,不斷解消綁手綁腳的法令限制;同時他們以國家之力為後盾,進行國際的經濟獵殺。書中提到國際貨幣基金(IMF)這類以歐美為首的國際組織,原本設立的宗旨為扶助經濟弱勢的國家,但如今他們所提出的援助政策,卻是最利於己、嚴苛的結構調整方案,造成弱國財產的私有化──歐美企業進駐,介入弱勢國家的基礎建設,水、電、道路、重工業、原始資源的開發等等,最終造成弱國經濟的主導權不在己手,同時珍貴資源被掠奪一空、經濟技術依舊貧瘠,徒留當地支離破碎的瘡痍。這也是經濟殺手系列書籍中,反覆談到的實例──除了經濟暗殺外,若遇到第三世界國家中,較有自主、覺醒意識的政治領導人,拒絕經濟上的被操控,美國中情局或相關軍事單位,遂採取政治暗殺與軍事干預的豺狼行動。
但前述觀點或消息,往往無法在大眾主流媒體上被看見、聽見、或佔據哪怕是一個小版面。反而更常見的,是前述提到因為併購、具壟斷性質的技術開發而致富的企業老闆或執行長,成為國際雜誌的封面偶像,成為慈善義舉的募集人、號召者,譬如微軟的Bill Gates。前陣子他訪問中國,造成一股旋風,所號召的慈善捐產活動,已有至少17位超級富豪加入。但慈善義舉與社會責任之間,孰輕孰重?
「……從純粹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慈善行為沒有效率。積聚數十億美元的人,在聚財過程中造成他人失業、小企業關門、環境受摧殘,再捐出自己家產的一小部分,用以修補這些問題或資助藝術活動,如果把利潤降低一點,同時增加就業機會、支持小企業、堅持公司的經營要照顧到環境保護,那豈不是遠更造福世人。」作者提到,Bill Gates 的經營手法,在多個國家遭受抨擊,時常是擊垮對手及壟斷行為,而處於道德可議及違法的狀態。他所成立的慈善基金會,更使所欲掃貧的第三世界國家,陷入更貧窮的境地,因為該基金會所引介的企業及投資組合,乃以最大獲利為判斷依據。但也由於 Bill Gates 在科技上巨大的影響力,他這類人的作為,會帶給人類世界更加深遠的影響。(頁91-93)
換句話說,慈善義舉往往只是富翁口袋中的九牛一毛,更多卻是形象營造的手段,他們的出發點與動機,並未兼顧長遠的社會利益。
當然,金權集團的巨大結構中,少不了媒體。現今鼓吹自由市場的國家,主流媒體往往也難遭併購的命運,被持於幾個主要的財團、富豪之手。而主流媒體所握有的資訊管道,也是一般人主要的資訊接收來源,既是廣告、宣傳,甚至可能進入新聞,使我們處於被掌控的狀態而不自知。最近,在台灣討論得十分熱烈的【圖解】第一次買新聞就上手,格主黃哲斌是位資深的新聞從業人員。他以辭職、持續揭發真相的手段,抗議新聞的業配現象──「廣告主付費,卻包裝成新聞,意圖與媒體共謀唬弄消費者的廣告形式」,呼籲政府不要「每年耗費數以億計的公帑,收買媒體從事『隱藏式的政策宣傳』,亦即所謂『置入性行銷』,等同左手伸進我們的口袋,賄賂媒體換取正面曝光,然後將右手伸進我們的腦袋,花博、ECFA、國光石化、健保……造成嚴重的資訊傾斜,更徹底破壞媒體與政府之間的制衡關係。」(連署:反對政府收買媒體,以「置入性行銷」欺瞞人民)
最近甫得卓越新聞獎的朱淑娟,是一位由主流媒體轉換跑道至獨立媒體的記者,她在得獎感言中提到:「我不認為部份主流媒體的没落短期間有改變的可能,但企圖取而代之的網路媒體卻也還不到那個火候,於是現階段的台灣媒體呈現一種真空狀態,那是整體新聞環境的失落,也是社會整體的失落。」(我們要留下一個什麼樣的新聞環境?)但無論如何,web 2.0所帶來的獨立新聞空間與可能性,的確提供閱聽者更多的選擇、與獲取真正議題新聞的管道。
以上討論了這麼多掠奪性資本主義所造成的不正常現象,作為一個公民、消費者,我們又能用微薄的力量,怎樣改善?
首先,將市場當作投票場所,以購買力為選票。企業既然售出商品,需要廣大的消費者買單,表示成就這些大企業的成長,我們每個人的消費皆參與其中,因此,消費者的積極參與,對公司生產環節、流程的盡力關心、監督,是必要的。而相關企業透明化的資訊,網路搜索正是最好的訊息來源。「那些資訊未必全然正確,但卻不斷更新,且幾乎每天改善」(頁188)。作者以非營利組織 Green America 為例,該網站以針對某一商品的生產廠商,對他們進行生產鍊的監督,是否符合環保、勞工權益、公平貿易等要素,持續追蹤、列表評比。
此外,企業應重新檢討計算成本的方式,包括(頁120):
作者進一步倡議公民的積極參與,我們應以滿足我們熱情的方式去運用自己的才幹──尊重自己的熱情、承認自己的力量,把對議題的悲傷與憤怒,積極地發揮在理想的實踐與完成。行動是會產生感染力的。(頁226-228)
作者並在書中列舉許多正在行進中的 NGO實例,例如〈結論〉中提到 Mamoni Valley Preserve ,這是一個結合非營利與營利組織的合作,致力於復育巴拿馬的雨林,並提到環運介入與當地原住民互動的關係。作者所創立的組織 Dream Change, 同原住民一起生活、作實地田調,以保存原住民知識,來改變全球意識。這些實地經驗與觀點,特別是自我覺醒(self-awareness)的重要性,提供我們在面對自身社會與運動脈絡中,所遇到的矛盾與互斥,一些啟發與交流。特別反觀台灣,凡事習事美國為典範,在「放任的自由市場」概念上,也造成不少亂象與苦果。
地球是休戚與共的生命載體,當美國 5%的人口消耗了地球 1/4 的資源,同時在 5%的人口中是由1%的人掌握主導權,不論在一國之內或地域之間,過於懸殊的貧富差距,最終都會釀成只為掙扎於生存的暴力。唯有在理念上的徹底翻轉──合於生活所需的購物、資源利用,愛物惜物,並支持永續經營的營利事業,更多地消費於兼顧社會責任與環境安全的創新商品與服務,不推崇過度貪婪與「小玩意兒資本主義」的奢侈享受,追求永續、公平與和平的世界,如此的良性循環才是久遠之道阿。
Hoodwinked: An Economic Hit Man Reveals Why the World Financial Markets Imploded--and What We Need to Do to Remake Them
作者:約翰.柏金斯(John Perkins)
譯者:黃中憲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年:2010
頁數: 272
ISBN: 9789571351957
想成為世界公民的我們,無法理解那些最終總是在踐踏與奴役窮人的騙局。我們如何理解所謂的全球化並不致力於創造世界公民,而只創造消費者?全球化致力於打造的並非全球社會,只是全球市場。──科雷亞(Rafael Vicente Correa Delgado, 1963-)(頁84)
首先,這不是一本反對資本主義的書,卻要我們正視所謂掠奪性資本主義──如同癌細胞、將資本主義不正常增生的變種,以加速資源耗損與個人利益追求的無盡狂熱為特色。John Perkins 並不反對商業,事實上,資本主義發展了近三百年,人類的經濟行為模式無法一夕推翻,但在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中,卻多次出現經濟蕭條或崩潰的大規模危機,2007年的金融海嘯,冰島與愛爾蘭相繼宣布國家破產,這些只是最近較為鮮明的記憶。因此,作者主張可被修正、應往正常模式、適度發展的資本主義道路,人類的商業模式並不必然與環境、朝向永續、和平、公正的理念相抵觸。此書分成兩大部分,前半段為現狀問題的揭露,後半段則提出我們能參與其中的解決辦法。
作者以 凱因斯 vs 傅利曼 兩位學者為代表的經濟形式,展開討論。
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的學說反對毫無限制、避免人為干預的自由市場,主張政府應扮演經濟舵手的角色,採取積極作為,透過財政與貨幣政策,對抗景氣衰退與經濟蕭條;以法令管制企業,來保障、維護平民的基本權利。他的學說成為1920 至 1930 年代世界性經濟蕭條時期的有效對策,並構築起 1950 至 1960 年代許多資本主義社會繁榮期的政策思維。
傅利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則主張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他的代表作《資本主義與自由》(1962),提倡政府的最小化,反對政府干預、讓市場自由運作。他的理論對 1980 年代的美國雷根總統,及往後延續至今的諸多經濟、貨幣政策,有極大影響。書中列舉了許多老羅斯福與雷根的執政實例,相互對照。
以美國來說,由於政府的經濟政策從凱因斯轉往傅利曼,行至今日,高舉自由市場的大纛,解除對基本民生與人權的經濟保護措施,削弱了保護公共利益的組織和法律,造成下列現象(頁215-216):
- 解除能源、運輸、通訊、銀行、金融、保險部門的管制
- 廢除高利率上限
- 接受未納入外部成本的不實決算標準
- 創立助長恣意掠奪惡行的國際協議,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球各地其他「自由貿易」區
- 強迫他國接受結構調整方案,造成那些國家的資源落入私人之手
由於自由市場的放任競爭,企業以追求最高利潤為目標,在殘酷競爭的邏輯下,遂造成強盜資本家─不受監督的執行長。這群金字塔頂端的少數人,擁有近乎無限的權力、百萬甚至千萬美金年薪,同時以掃除阻止公司獲利的一切障礙為使命,往往並不顧及企業長遠的發展,亦不兼顧員工的福祉與生活。換言之,所有行動以期限內獲利最大化為目標,以業績、企業自身的快速成長、膨脹為考量,遂不顧其他同行或社會、自然環境,亦無視於員工作為人所活的生存照護。但事實上,這些他們為自身利潤而製造出的苦痛與外部成本,卻一逕轉嫁給當地的社會與後代子孫。
作者以現代企業慣常的併購手段為例,提到:「J. P. 摩根開創了一條今日許多億萬富翁遵循的路線──併購、合併的路線。而併購、合併這類交易,讓主導它們的人聚斂錢財,卻使競爭者、員工和當地經濟遭殃。這些交易使某些人得以掌控資源和市場;爬上財團最高層的執行長有能力左右政府官員、媒體,以及購買趨勢。這些交易是紙上交易──在董事會會議室、律師事務所和投資銀行裡敲定──因此鮮少生出有形的商品或服務。而眾所周知的,紙上交易在最近幾十年已扮演越來越吃重的角色。它們是掠奪性資本主義的主要成分,而這種資本主義已造成我們經濟崩潰。」(頁89)
當有形生產被紙上交易所取代,當經濟構築在金融機構所不斷產出的各式金融衍生商品、眼花撩亂的紙上投資,卻欠缺政府適度的介入,以及對投資行為的法律管束,於是造成 2007年以美國為首帶來的金融海嘯,以及最近冰島、愛爾蘭在一陣表面華麗、熱絡的爆炸性投資榮景之後,國家宣布破產,許多城鎮成為氣色蕭索的鬼城。諷刺的是,金融海嘯讓許多人一生的辛苦積蓄化為烏有,卻仍讓造成巨大虧損、甚至是騙局主導人的執行長或高階主管,坐擁數億台幣的薪水和紅利。
而掠奪性資本主義,一方面在國家內造成貧富差距的急遽擴大,另一方面,金權集團滲透國家政策,成為對外經濟與軍事的謀劃者──經濟暗殺和政治暗殺結合。坐擁龐大資源和金錢的企業集團,組成政治遊說團,不斷解消綁手綁腳的法令限制;同時他們以國家之力為後盾,進行國際的經濟獵殺。書中提到國際貨幣基金(IMF)這類以歐美為首的國際組織,原本設立的宗旨為扶助經濟弱勢的國家,但如今他們所提出的援助政策,卻是最利於己、嚴苛的結構調整方案,造成弱國財產的私有化──歐美企業進駐,介入弱勢國家的基礎建設,水、電、道路、重工業、原始資源的開發等等,最終造成弱國經濟的主導權不在己手,同時珍貴資源被掠奪一空、經濟技術依舊貧瘠,徒留當地支離破碎的瘡痍。這也是經濟殺手系列書籍中,反覆談到的實例──除了經濟暗殺外,若遇到第三世界國家中,較有自主、覺醒意識的政治領導人,拒絕經濟上的被操控,美國中情局或相關軍事單位,遂採取政治暗殺與軍事干預的豺狼行動。
但前述觀點或消息,往往無法在大眾主流媒體上被看見、聽見、或佔據哪怕是一個小版面。反而更常見的,是前述提到因為併購、具壟斷性質的技術開發而致富的企業老闆或執行長,成為國際雜誌的封面偶像,成為慈善義舉的募集人、號召者,譬如微軟的Bill Gates。前陣子他訪問中國,造成一股旋風,所號召的慈善捐產活動,已有至少17位超級富豪加入。但慈善義舉與社會責任之間,孰輕孰重?
「……從純粹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慈善行為沒有效率。積聚數十億美元的人,在聚財過程中造成他人失業、小企業關門、環境受摧殘,再捐出自己家產的一小部分,用以修補這些問題或資助藝術活動,如果把利潤降低一點,同時增加就業機會、支持小企業、堅持公司的經營要照顧到環境保護,那豈不是遠更造福世人。」作者提到,Bill Gates 的經營手法,在多個國家遭受抨擊,時常是擊垮對手及壟斷行為,而處於道德可議及違法的狀態。他所成立的慈善基金會,更使所欲掃貧的第三世界國家,陷入更貧窮的境地,因為該基金會所引介的企業及投資組合,乃以最大獲利為判斷依據。但也由於 Bill Gates 在科技上巨大的影響力,他這類人的作為,會帶給人類世界更加深遠的影響。(頁91-93)
換句話說,慈善義舉往往只是富翁口袋中的九牛一毛,更多卻是形象營造的手段,他們的出發點與動機,並未兼顧長遠的社會利益。
當然,金權集團的巨大結構中,少不了媒體。現今鼓吹自由市場的國家,主流媒體往往也難遭併購的命運,被持於幾個主要的財團、富豪之手。而主流媒體所握有的資訊管道,也是一般人主要的資訊接收來源,既是廣告、宣傳,甚至可能進入新聞,使我們處於被掌控的狀態而不自知。最近,在台灣討論得十分熱烈的【圖解】第一次買新聞就上手,格主黃哲斌是位資深的新聞從業人員。他以辭職、持續揭發真相的手段,抗議新聞的業配現象──「廣告主付費,卻包裝成新聞,意圖與媒體共謀唬弄消費者的廣告形式」,呼籲政府不要「每年耗費數以億計的公帑,收買媒體從事『隱藏式的政策宣傳』,亦即所謂『置入性行銷』,等同左手伸進我們的口袋,賄賂媒體換取正面曝光,然後將右手伸進我們的腦袋,花博、ECFA、國光石化、健保……造成嚴重的資訊傾斜,更徹底破壞媒體與政府之間的制衡關係。」(連署:反對政府收買媒體,以「置入性行銷」欺瞞人民)
最近甫得卓越新聞獎的朱淑娟,是一位由主流媒體轉換跑道至獨立媒體的記者,她在得獎感言中提到:「我不認為部份主流媒體的没落短期間有改變的可能,但企圖取而代之的網路媒體卻也還不到那個火候,於是現階段的台灣媒體呈現一種真空狀態,那是整體新聞環境的失落,也是社會整體的失落。」(我們要留下一個什麼樣的新聞環境?)但無論如何,web 2.0所帶來的獨立新聞空間與可能性,的確提供閱聽者更多的選擇、與獲取真正議題新聞的管道。
以上討論了這麼多掠奪性資本主義所造成的不正常現象,作為一個公民、消費者,我們又能用微薄的力量,怎樣改善?
首先,將市場當作投票場所,以購買力為選票。企業既然售出商品,需要廣大的消費者買單,表示成就這些大企業的成長,我們每個人的消費皆參與其中,因此,消費者的積極參與,對公司生產環節、流程的盡力關心、監督,是必要的。而相關企業透明化的資訊,網路搜索正是最好的訊息來源。「那些資訊未必全然正確,但卻不斷更新,且幾乎每天改善」(頁188)。作者以非營利組織 Green America 為例,該網站以針對某一商品的生產廠商,對他們進行生產鍊的監督,是否符合環保、勞工權益、公平貿易等要素,持續追蹤、列表評比。
此外,企業應重新檢討計算成本的方式,包括(頁120):
- 所有可見成本(不只當下的現金支出)
- 隱藏成本(例如厄瓜多境內的亞馬遜雨林所蒙受的那些成本。[按]:美國德士古石油公司,傾倒過多有毒污染廢料,破壞了幾乎整個北亞馬遜地區,造成數百人死亡。近三萬厄瓜多人提起求償270億美金的集體訴訟,是世界史上最大的一樁環境訴訟案。可見紀錄片CRUDE-the real price of oil.)
- 固定成本與間接成本(包括研發、公關、管理階層薪水和紅利)
- 過去與未來的成本(例如在剛果礦場裡工作,讓世人得以廉價取得製造手機與電腦所需之鈳鉭鐵礦,而在礦場裡悶死之礦工的家人供養費用;因在印尼血汗工廠的惡劣環境工作而需要的醫療保健費用)
- 生命週期成本(某商品或服務因其存在和善後所帶來之環境與社會衝擊的成本)
作者進一步倡議公民的積極參與,我們應以滿足我們熱情的方式去運用自己的才幹──尊重自己的熱情、承認自己的力量,把對議題的悲傷與憤怒,積極地發揮在理想的實踐與完成。行動是會產生感染力的。(頁226-228)
作者並在書中列舉許多正在行進中的 NGO實例,例如〈結論〉中提到 Mamoni Valley Preserve ,這是一個結合非營利與營利組織的合作,致力於復育巴拿馬的雨林,並提到環運介入與當地原住民互動的關係。作者所創立的組織 Dream Change, 同原住民一起生活、作實地田調,以保存原住民知識,來改變全球意識。這些實地經驗與觀點,特別是自我覺醒(self-awareness)的重要性,提供我們在面對自身社會與運動脈絡中,所遇到的矛盾與互斥,一些啟發與交流。特別反觀台灣,凡事習事美國為典範,在「放任的自由市場」概念上,也造成不少亂象與苦果。
地球是休戚與共的生命載體,當美國 5%的人口消耗了地球 1/4 的資源,同時在 5%的人口中是由1%的人掌握主導權,不論在一國之內或地域之間,過於懸殊的貧富差距,最終都會釀成只為掙扎於生存的暴力。唯有在理念上的徹底翻轉──合於生活所需的購物、資源利用,愛物惜物,並支持永續經營的營利事業,更多地消費於兼顧社會責任與環境安全的創新商品與服務,不推崇過度貪婪與「小玩意兒資本主義」的奢侈享受,追求永續、公平與和平的世界,如此的良性循環才是久遠之道阿。
留言
張貼留言